1908年的紫禁城,十一月,大清两个顶尖人物,光绪皇帝和慈禧太后,前后脚就没了。这俩人怎么死的,到现在还是个谜,各种说法都有。
光绪这皇帝,一辈子都被权力困着,到死都没解脱。他想变法救国,结果失败了,被慈禧关在瀛台,啥权力自由都没了。
他最爱的珍妃也被慈禧弄死了,孤家寡人一个,最后1908年11月14号,病死了。御医也没辙,只能跟慈禧汇报。
图片
光绪没儿子,他一死,皇位就空着了。慈禧赶紧把庆亲王、醇亲王这些皇室成员,还有袁世凯、张之洞这些大臣叫来,商量立谁当皇帝。
袁世凯和张之洞是汉人,知道这事是皇室内部的权力斗争,很识相地没掺和。庆亲王提议立溥伦,论辈分,溥伦排在前面。醇亲王也同意。可是慈禧心里早有人选,她想立醇亲王的儿子溥仪。
慈禧选择溥仪,原因在于溥仪的母亲是荣禄的女儿,而荣禄是慈禧最信任的大臣。慈禧深知,只有拥立一个年幼且容易控制的皇帝,才能确保她死后的权力以及家族的繁荣。
图片
在慈禧强硬的态度下,庆亲王等人最终只能同意。于是,年仅三岁的溥仪成为了大清的新皇帝。
光绪死了,慈禧没一点悲伤,反而更忙了。她得操办光绪的丧事,安排溥仪登基,还得处理政务。
这老太太快七十四了,好像有用不完的精力,从早忙到晚,一点不累。可就在光绪死后的第二天,11月15号,慈禧也死了。
图片
慈禧死前那天,还跟平时一样。凌晨三点起床,宫女伺候她洗漱打扮,然后在宫里散步,喝早茶吃早点。
看着一切正常,但是伺候的宫女发现慈禧脸色不太好,精神头也不足。到了中午,慈禧突然肚子疼得厉害,还拉血。
原来慈禧一直有肠胃病。在她七十三岁大寿的时候,吃多了,病就更重了。太医院的药方都不管用。
后来,太监李莲英推荐了个偏方,每天喝一碗王八汤。慈禧觉得王八象征长寿,就喝了。可这偏方没救她的命,反而让她死前更痛苦。
图片
慈禧病重,召见了大臣,宣读了遗嘱,正式确定溥仪当皇帝,让溥仪的爹载沣当摄政王,辅佐溥仪处理政务。她还警告大臣,以后不能让女人掌权,太监也不能有实权。
交代完后事,慈禧回顾了自己的一生,从年轻时进宫,到垂帘听政,再到跟光绪争权夺利,她这辈子真是大起大落。
最后,她闭上了眼睛,结束了她充满权力和欲望的一生。太监按规矩,在她嘴里放了一颗夜明珠。
图片
慈禧死了,大清没缓过来,反而更乱了。光绪和慈禧接连去世,民间各种传言就出来了,最多的就是慈禧毒死了光绪。末代皇帝溥仪的贴身太监孙耀庭回忆说,光绪死的时候脸色发黑,像是中毒。
慈禧为啥要毒死光绪?这里面有啥阴谋?
慈禧和光绪的矛盾不是一天两天了。戊戌变法之后,俩人彻底闹掰了,光绪被关起来,啥权力都没了。
图片
虽然慈禧控制了光绪,但她还是不放心。光绪比她年轻,万一她先死了,光绪很可能重新掌权,报复她和她家人。
还有,慈禧很迷信,特别在意死后的事。她花大价钱给自己修了豪华陵墓,要是光绪重新掌权,说不定会把她的陵墓给毁了。为了保住权力和死后的名声,慈禧可能就先下手为强,毒死了光绪。
清朝皇族后裔启功先生也回忆说,他曾祖父亲眼看见太监奉慈禧的命令,给光绪送了一碗酸奶。光绪喝完酸奶后不久就肚子疼,最后死了。很多迹象都指向慈禧,但她到底有没有毒死光绪,到现在还是个谜。
图片
慈禧这辈子,净是权力斗争和政治算计。她1835年出生,17岁进宫,成了咸丰皇帝的妃子。她脑子好,会来事,慢慢就得了咸丰的宠爱,还生了咸丰唯一的儿子——同治皇帝。
咸丰死了,慈禧和皇后钮钴禄氏(就是慈安太后)一起垂帘听政。可是慈禧不满足跟慈安分享权力。她用各种手段,架空了慈安的权力,成了大清真正的掌权人。
慈禧掌权后,大清的腐败越来越严重,国力也越来越弱。内忧外患,光绪想变法图强,却被慈禧强烈反对。变法失败,光绪被囚禁,慈禧又重新掌权。
图片
慈禧这个人,评价两极分化,有人说她是精明的政治家,也有人说她是残忍的独裁者。为了权力,她不惜牺牲国家利益,最后导致了清朝灭亡。
值得一提的是,慈禧和慈安的合作,不是真心实意的,只是权宜之计。慈安代表满族贵族的利益,慈禧代表新兴汉族官僚的利益。
俩人之间的权力斗争,一直没停过。慈禧手段更高,逐渐控制了朝政,最后架空了慈安。慈安的死很蹊跷,到现在还是个谜,有人怀疑是慈禧害死的,但真相已经不知道了。
图片
慈禧掌权后,大清的腐败越来越严重,国库也越来越空虚。为了满足自己奢侈的生活,她挪用海军军费,修颐和园,给自己办豪华寿宴。在她看来,国家的命运和她自己的命运连在一起,她保住自己的权力,就是保住大清的统治。
可是,慈禧的统治没让大清繁荣稳定,反而加速了它的衰败。她墨守成规,拒绝改革,对内压制进步力量,对外妥协退让,最后导致了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这些丢人的事。
内忧外患,光绪想通过戊戌变法改变国家的命运。他大刀阔斧地改革,希望挽救大清。可是,他的改革动了慈禧和她那些保守派的利益,最后失败了。光绪被囚禁,变法的人被杀,大清的改革之路也就断了。
图片
慈禧囚禁光绪,不只是为了控制权力,更是为了否定他的改革理念。她怕光绪的改革会动摇她的统治,所以不惜一切代价压制他。
她打压光绪,也反映了她对新事物的恐惧和排斥。在她看来,维护传统的统治秩序,才是最重要的。
慈禧和光绪的权力斗争,贯穿了晚清政坛。这场斗争,不只是他们俩的个人恩怨,更是保守派和改革派之间的较量。光绪的失败,也预示着大清改革的失败。
图片
慈禧晚年,很焦虑不安。她知道大清已经不行了,但她也没办法。她只能抓住手里的权力,维持摇摇欲坠的统治。她对权力的执着,最终成了她人生的悲剧。
1908年,光绪和慈禧都死了,他们的死,也标志着一个时代的结束。慈禧死后三年,她的陵墓被军阀孙殿英盗了,她生前积攒的财富被抢光了,这也算对她一生追求权力和财富的一种讽刺。
慈禧这辈子,复杂又矛盾。她既有政治家的精明和果断,也有封建统治者的残忍和专制。她对权力的渴望,对享受的贪婪,最终把她送上了历史的审判台。
图片
慈禧的时代过去了,但历史的教训不会过时。权力,到底是什么?它能不能带来真正的幸福?它又会带来什么代价?这些问题,值得我们每个人去思考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上一篇:没有了
下一篇:没有了